1.总分结构/分总结构——抄总不抄分,关注首尾句!
【总分】我爱春天。我爱春天的风,我爱春天的雨,我爱春天的暖阳,我爱春天的和煦。
总括在前。只抄“我爱春天”
【分总】我爱春天的风,我爱春天的雨,我爱春天的暖阳,我爱春天的和煦。因此,我爱春天。
总括在后。同理,只抄“我爱春天”
注意:我们可发现,分总结构的“总”,常常是通过总结词引导的。所以一旦在文段的末尾发现了总结词,则要重点观察,区分是不是“分总结构”。
常见总结词积累:因此/由此可见/可得出这样的结论/所以/也可以这样说
2. 有人说话的地方有答案
因为人能表达观点。
通常会出现某人“表示……、认为……、指出……、说……、称……”
【例】如何实现中国梦?
习总书记说:“要加快建设信息化平台,打造互联网+经济”
但近些年命题人也愈加的狡猾,知道我们愿意盯着人看,故而他们开始玩起了新套路:
《文件》+提出
其实我们发现都是换汤不换药,《文件》和人实际上都相当于一个主体,而“提出”和“说、认为”都相当于表达,所以实际上是异曲同工之妙。
3.关联词的句子:转折、并列、因果、递进等。
①转折之后有重点,转折之前非重点
表转折:虽然...但是...;...却...;...然而...(加粗引导转折)
虽然我很丑,但是很抢手。我想强调什么呢?自然是抢手了!
②并列代表“平起平坐”,所以往往一端有答案,另一端也有答案!
表并列:既...又...;一方面...另一方面...;和、及、与、同。
③表因果:因为...所以...;之所以...是因为...;由于...因此...(加粗后接结果,不加粗接原因)
④递进之后是重点,递进之前也要看。
因为递进表强调,但是递进带有并列性质。例如:比起火锅,我更爱吃烤肉。明显我皆爱之,如果问我的饮食习惯,就要都抄,所以,递进之前抄不抄要看题干的要求。
表递进:不光...也...;不仅...还...;不但...而且...
拓展:顿号并列多个名词主体,是在告诉我们“多”“丰富”,在“变化”类题目中最好使!
4.指示代词对前文进行指代,相当于等号,哪边短、哪边规范,抄哪边。注意:一般是后边。
常见指示代词:它、他们、这些、那些、这种、以上XXX
5.高频重复-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一般为答案。
6.特殊标点-为什么“特殊”,因为不常用,还是“事非寻常必有妖”的道理,基本上出现特殊符号周围就有答案。
(1)分号; 省略号…… 以及论据支撑
(2)顿号、 以及 “等”“的”所接名词主体
(3)引号“”——作用有三种,注意辨析
①圈定专有名词—直接抄
②圈定反语-找本质
你今天来得可“真早”啊。
明显这个“真早”是褒义贬用,肯定不能抄,这里就跟“四大忌”的反推异曲同工,要分析它的本质,故而迟到是正确答案。
③圈定比喻—找本质
要牵住互联网经济这根“牛鼻子”。
同样牛鼻子是比喻,肯定不能抄,否则模糊不明确。但是我们要看“牛鼻子”是突出谁的重要性?明显,“这根”指代的是互联网经济,所以互联网经济才是采分点。
(4)破折号——
7.书记原则:感、性、度、化、观、力、新
【例】获得感、安全感、幸福感、规范性、建设性、科学性
制度化、常态化、智能化、创造力、凝聚力、战斗力
新行业、新业态、新经济、满意度、匹配度、依存度
8.必要条件及程度词——具备加强观点的作用。
常见的程度词有:最、重要、极其。
常见的必要条件有:唯一、关键、核心、命门、要害、必由之路、必须、前提。
9. 在XXXX中,+ABCDEFG
其实我们可以猜测到,XXXX一定具有高度的概括性,而后面的内容ABCDEFG一定都是针对XXXX的展开。
所以这个技巧可以辅助我们整理答案,将XXXX前置,将答案打造成总分结构,更有逻辑。
10.时态
记一句话,过去不重要,现在和未来很重要。所以现在式和未来式一般都会接采分点!
现在式:如今、当下、今天、近期、当代
未来式:明天、将来、未来、今后
11.事例型、对话型材料的应对
对话型材料是指子材料的结构是由若干个独立的网友/群众/领导(人)的对话构成的子材料。